为铭记峥嵘岁月通配资,传承不屈精神,一场承载历史重量与艺术光芒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抗战将领名人书画遗珍展”,8月7日起在广州番禺天河城四楼正式向公众开放。
展览荟萃四十余幅弥足珍贵的书画遗珍,多为抗战时期叱咤风云的将领与各界文化名流在烽火硝烟中留下的手泽。这些饱含家国情怀的墨宝,不仅是精湛艺术的体现,更是民族气节与铁血精神的无声呐喊,静待观众从中触摸历史的温度,感悟先贤的风骨。
步入展厅,率先映入眼帘、撼动心魄的当数毛泽东主席的草书《忆秦娥·娄山关》。作品笔势如万马奔腾,线条似江河奔涌,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苍茫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磅礴融为一体。刚劲笔触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革命领袖吞吐山河的胸襟与无坚不摧的意志,堪称时代最强音的书法绝唱。
毛泽东主席草书《忆秦娥·娄山关》通配资
其他四十余幅作品不容错过:爱国将领冯玉祥隶书作品司马光词《西江月》,于古朴醇厚中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息,刚柔相济,令人窥见将军深厚的文化底蕴;何香凝笔下凌霜怒放的《梅花》,傲然象征风雪中挺立的民族风骨;徐悲鸿《为俞济时作奔马图》四蹄腾空如挟风雷,淋漓尽致地传递出驱除敌寇的极端渴望;梁鼎铭的国画《英雄花》画面极具张力,正是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最佳写照;黄独峰笔下的《侵略者的下场》,其锋锐如投枪匕首,凝聚着对侵略暴行的刻骨控诉与正义终至的坚定信念……
展览现场
主办方表示,这些历经烽火、辗转留存的书画遗珍,每一幅都是“烽火中的艺术瑰宝”。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更是全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侮那段壮阔史诗的独特见证。展览选址番禺天河城,一方面源于商场所在的番禺南村镇,作为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故里文化底蕴深厚,与展出的陈树人、黄独峰等岭南画派大家作品高度契合;另一方面,旨在通过商场这一公共空间,以创新形式拉近艺术与公众的距离,让市民在休闲购物之余,感受历史文脉与爱国情怀的滋养。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由粤海·番禺天河城、胜宝投资控股(广东)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展期从8月7日起持续至9月7日,免费向公众开放。诚邀广大市民前来,在笔墨丹青间,回望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汲取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 张成锟
部分图片由番禺天河城提供
信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