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广东农垦广前公司的高标准农田里,呈现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土地平整、道路通畅、成方连片、作物繁茂。一根根智能监测杆扎根田埂,数据实时传到操作室的大屏幕上——缺水了,滴灌系统自动开启补水;缺肥了,系统及时预警给出配方建议宏泰配资,连每株苗“喝”多少都算得明明白白。
自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广前公司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8个,建成高标准农田9万多亩。通过对地块进行“一平”(田块平整)、“两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产量、效益)建设,让每一寸土地都释放出高产潜力。从“藏粮于地”到“藏粮于技”,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不仅是夯实粮食产能提升的土地基础,也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方向的农业现代化开辟新的道路。
产能提升效果显著。近年来,广前公司大力发展马铃薯、甘薯等旱粮产业,优先选用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打造马铃薯等旱粮产业种植示范基地,促进旱粮产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对比种植发现,高标准农田产能普遍提高10%~20%,部分地块可达30%以上,整体农机作业效率提升50%以上。广前公司计划今年下半年用高标准农田再扩种5000亩马铃薯轮作种植示范基地。
宏泰配资
先进技术落地深根。广前公司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融合数字农业技术,建立了农业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进行远程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等农事作业。对比种植显示,高标准农田水资源利用率提高30%~50%,化肥农药用量减少15%~20%,人工成本降低30%以上。
长效管护健全机制。在广前公司,逐步探索建立起了一套长效管护机制,实现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有主体、有人员、有资金、有标准、有考核,同时建立“公司负总责、职能部门监管、生产作业区为主体”的三级管护责任体系和“日常巡查+定期排查”机制,确保各项设施功能完好。
广前公司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匠心守护沃土,以担当夯实粮仓,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
供稿:湛江农垦集团、广前公司
宏泰配资
信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